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徽商,兴于文化,盛于精神,其中精髓,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提供了有益借鉴。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或“徽帮”,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的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经历代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清朝时期一度跃居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称雄商界三百余年。
徽商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主要源于他们能在摸索学习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同时,自觉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将做人与经商结合起来,形成独有的价值理念——徽商精神。徽商精神内涵丰富,追溯徽商及徽文化的历史进程,本文将提取几点关键以作阐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功没有捷径。在一代代的徽商身上最重要的特质,他们在胡适先生口中被誉为“徽骆驼”、“绩溪牛”。这与徽州山多耕地贫瘠的地理状况有关,在生存的压力下徽州人被迫走出山区,“藉经商以求富”。吃苦耐劳,勤恳努力,坚韧执着是徽商雄起阡陌,名震四方的关键。徽商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勤俭美德的传承,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通权达变,开拓创新,眼界决定世界。徽商的发展壮大,在于开阔眼界,不囿成见,眼光向外,采取开放的姿态。绝大多数徽商将商业活动拓展到全国各地,跑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运河两岸、京城省会、大小城镇乃至穷乡僻壤、荒岛沙漠,“钻天洞庭遍地徽”。有的徽商还从闽广扬帆出海,从事海外贸易,将经营活动扩展到日本、朝鲜和葡萄牙、东南亚等国家,铸造“无徽不成镇”之美誉。徽人经商,以孙子兵法为指导,创业眼光锐敏,善于审时度势,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管理、经营机制等方面都重视与时俱进:“商书”的广泛运用,许多影响中国和世界知名品牌的创造,王茂荫币制改革……创新之道,不胜枚举。
贾而好儒,德行为先,立业不忘修身。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的重要讲话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徽州素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的美名,程朱理学在徽州拥有雄厚的社会根基。徽商得地域优势,深受儒家思想浸润和朱子理学感化,无论是为耕、经商或是出仕都以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诸如仁、和、义等为立身处事的准则,特别重视个人修养的完善。儒家的“以诚待人,以信处事,以义为利,仁心多质”的思想始终贯穿于徽商的经营理念当中,成为大多数徽商的经营哲学,所以徽商又被称为“儒商”。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富而教不日缓”。徽商崇文重教主要表现在:一是许多商人幼年时期即在宗族兴办的学堂或书院中受过启蒙教育,学成后再经商。二是徽商经商致富后,不遗余力地在家乡投资办学、广建书院。三是徽商特别重视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私塾遍设,社学林立,县学充分发展,书院众多,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琅琅书声,不绝于山水天地之间。”这些举动,既带来了徽商科举及第的显赫,又使儒学文风日趋昌盛。徽商将巨资运回家乡消费,极力打造后方花园,推动了徽派建筑、徽派园林、新安画派、新安医学以及徽州刻书业的发展,创造了明清时文化、教育的空前繁荣。
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徽商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徽州商人,徽商精神的价值取向是造就徽商辉煌的根本动力。时至今日,这些徽商精神的实质和价值取向仍然以其独特魅力在社会生活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高度内在契合性。
徽商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散发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沃土与思想源泉。
(徐莉 明光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