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数百年的经营活动,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和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尤以“徽商精神”历久弥新,成为世代安徽人、安徽企业受益无穷的财富之源。传承与发扬“徽商精神”,将以“诚信”、“创新”、“奉献”等为关键词的“徽商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行为中,是新时期徽企生存发展、做强做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笔者所在的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七五”期间国家投资建设的13个大化肥项目之一。自1987年建成投产以来,借助文化、资源、区位、人才、技术、品牌和资金优势,通过对产业链的横向扩展、纵向延伸,形成了湖北、安徽、江西三大产业基地,现拥有一个本部、九个参控股子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年销售额达60亿元。“六国”牌化肥囊括了“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国家级质量桂冠,产品畅销神州大地,服务农民增收增富,履行了徽企责任,展现了徽企风采。
徽商在思想观念、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经营机制上富于创新,勇于创新。创新也是所有优秀企业的文化核心。长期以来,六国公司在政策、人才、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磷化工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通过自主创新,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先进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发展高端精细化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相继在产品升级换代、循环经济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生产力、核心竞争力。在国家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推进化肥使用零增长及精准施肥的行业形势下,公司大力实施新产品战略,首批通过中国环保高效肥料认证,“六国网”控失活化系列、“硫时代”含硫系列新产品相继推出,具备出色的抗旱、耐涝、全天候植保品质,成为我国控失性肥料领军品牌。
公司还注重调动员工的创新创业热情,常态化开展“生产小指标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征集和成果表彰”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培育“员工”这一创新主体的热情与活力,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创业、岗位成才、人生出彩。
以信立身,以信扬名,须要一套设计科学、互利共赢的管理体系和营销模式。六国公司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全面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环保生态肥料、安全标准化、标准化良好行为等七大管理体系认证,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在行业内首创了“驻点直销”模式,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600多个直销点,经销区域覆盖1000多个县、终端网点近3万个,并借助互联网开发“线上线下营销”,营销网络覆盖全国、辐射东南亚。公司300多名销售员常年奔波在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既是销售员、也是农化服务队员,已服务的农业面积超过20多亿亩。“丈夫志四方,不辞万里游;风气渐成习,持筹遍九州。”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实现产品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生动诠释着徽商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徽商热心公益的奉献精神,体现在六国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城乡共建、校企共建、地方体育事业,以感恩之心回报客户、员工的具体行动上。近年来,公司已累计接待近2000人次种粮大户来厂参观。并通过构建管理体系,打牢幸福根基;提高福利待遇,填实“幸福账单”,提高“幸福指数”,实现与周边社区和谐共生,与顾客合作互利共赢,同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陈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