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桥 主编:高原
这个冬天格外的寒冷,全国飘雪,骑共享单车的人也越来越少,凛冽的寒风直击ofo和摩拜的心脏。此前,ofo和摩拜双双被媒体爆出资金链断裂。但不同的是,背靠腾讯的摩拜日前已确认完成了10亿美元量级的融资;值此生死存亡之际,ofo不仅没有回血,还面临投资人朱啸虎退出、与大股东滴滴反目,ofo是否大厦将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艾问人物》爆料称,ofo已经彻底没钱了,所有的投资人都逼着ofo与摩拜合并,因为摩拜已经完成了融资,而ofo目前没有融资成功。投资人曾经直接拍了2亿美金(约12.6亿人民币)在桌子上,只要你戴威同意合并,2亿美金你直接拿走、出局。但戴威为了创业者的情怀,死活没有同意这件事。
雪上加霜,滴滴为了完善出行服务,自身也在进行共享单车业务孵化。1月25日,滴滴自营的青桔单车在成都上线,用户在滴滴应用里可以通过“单车”入口,使用三个品牌的共享单车:ofo小黄车、小蓝单车和青桔单车。早前,滴滴已经同小蓝单车达成单车业务托管合作,但由于小蓝单车经回收、维修后,仍有部分达不到使用要求,滴滴便用自有品牌青桔单车置换了部分损坏的小蓝单车。滴滴此举可谓是成功借势,推出自营共享单车,给了戴威当头一棒,是在惩罚不听话的“儿子”吗?
在日趋饱和的共享单车市场,去年ofo、摩拜合并的传闻甚嚣尘上,现在来看已无可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ofo和摩拜到底谁生谁死?戴威又将何去何从?
滴滴作为ofo“亲爹”,为何还要生个二胎?
原因很简单,第一,这个“亲儿子”不听话。滴滴早前接受了腾讯的投资,程维作为一个出身阿里的人,起初并不愿意接受马化腾的注资,在投资人朱啸虎的强烈要求下才同意。当时也是形式非常严峻,阿里已经投了快的,在杭州拼命烧钱;腾讯当时也是想要投一个企业,如果滴滴不同意,腾讯就会去投摇摇招车。如果腾迅投了摇摇招车,而阿里投了快的,这样一来滴滴就会很被动。据朱啸虎透露,在后面腾讯也确实给了滴滴很大的帮助,比如红包,当时快的是和阿里一人承担一半,而腾讯前期是一直承担红包的费用,后期才是和滴滴一人承担一半。所以,腾讯也算是给滴滴雪中送碳了。
羽翼渐丰之后,滴滴想要打造一条龙服务,脱离腾讯的束缚,发展自己的战略。随着在滴滴话语权的减弱,这时候腾讯把摩拜加入了自己的体系,在共享单车的基础之上打造顺风车、专车等业务直接与滴滴竞争。面对如此形式,滴滴自然是要补短板,所以当初投资ofo主要是想将其纳入自己的战略体系,这从滴滴与ofo的股东就可窥见一斑。ofo与投资方滴滴有很多共同股东,除了阿里,还有金沙江创投、王刚、经纬中国、中信产业基金、DST等。这样的股东结构,ofo被滴滴收购的概率可想而知,而且两家公司的核心战略关系也很强,滴滴未来要控制ofo顺理成章。ofo的投资方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也曾公开表示,“投资ofo是在为滴滴做战略布局。”但ofo创始团队自主掌控局面的意愿非常强烈,戴威不愿削弱自己的权力、失去创业者的理想,希望双方只是战略合作关系。
作为投资人,如果不能取得控制权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那也要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获取最大利益的方式就是让摩拜、ofo合并,但在滴滴多次助推下戴威始终利用自己的一票否决权拒绝合并。去年11月,戴威甚至直接让滴滴派驻ofo的三名高管集体“休假”,似乎是摆明了宁愿与滴滴反目也绝不妥协。
第二,“亲儿子”不仅不听话,而且还想找个“继父”来对付“亲爹”。跟“亲爹”决裂了,必然要再找一个靠山,放眼江湖,腾讯支持了对手摩拜,剩下的金主也就是马云爸爸了。阿里旗下有蚂蚁金服领投的哈罗单车和永安行,但主要是专注于三四线城市,而对手腾讯旗下有摩拜,扩大了微信支付的入口,所以阿里也是需要ofo这张牌,不仅是与腾讯争夺共享单车这块土壤,还有支付入口的抢夺。
据媒体报道,去年年底ofo已谈成阿里主导的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并将开展共享汽车业务,ofo的多位股东都已经同意,并且在投资协议上签字,只有滴滴迟迟不肯签字。滴滴在ofo有两个董事席位,因此ofo的新融资进来必须滴滴签字。但阿里的进驻必定会稀释滴滴的股权、减弱滴滴的话语权,这不仅使自己控制ofo的计划完全落空,而且对自己现在正在孵化的共享单车项目也极为不利。所以滴滴方是不可能接受阿里这个“继父”的。
内忧外患,ofo是否已根基不稳?
近日,摩拜已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额大约在10亿美元量级。而ofo此前却被腾讯科技《一线》爆料,1月10号发完工资后,ofo公司账户上的可用资金仅剩下不到6亿人民币,而ofo每个月,大概需要支出4到5亿元的人员工资和运维等支出,加上现在负面信息不断,押金一直在持续流出。而6亿资金,也仅仅够ofo支撑一个月的运营,并且ofo还有外债,至今仍欠供应商大概接近25亿元人民币,还有亏空押金总额大概30亿。
虽然ofo官方出来回应说腾讯科技的报道是杜撰的,没有事实根据,要采取法律手段去捍卫之类的;随后,ofo官方又指责腾讯科技作为门户媒体,杜撰新闻事实,对公司造成了损失,将启用法律手段来捍卫合法的权益。但是腾讯科技却是相当的有底气,也立刻公开表态,说自己能拿出支撑目前说法的数据,如果哪天拿出数据了,ofo你别躲,你也出来回应。最后,这场大戏便以ofo不再露头而落幕了。
此时的戴威可谓是内忧外患。管理层内乱,媒体称朱啸虎已经退出ofo,以30亿美金估值,将股份出售给阿里和滴滴,阿里拿了大部分额度,包括朱啸虎手里的董事会席位和一票否决权,滴滴只拿了一小部分额度。并且内部股东还有想要退出的,认为戴威为了把握自己的控制权不顾公司利益,烧着投资人的钱,对此非常不满,“他把自己的权益凌驾在所有投资人的权益之上”,但苦于还没找到接盘的。外部环境也异常恶劣,对手摩拜拿到融资,哈罗单车在马云爸爸的扶持下也正在崛起。
最让人崩溃的一点在于,戴威在没有找到“新爹”之前就把以前的靠山得罪了个遍。这点也引起了股东对他极大的不满,其实在处理和滴滴的关系上是可以更艺术一点的,不至于这么着急撕破脸。可能,没经验的年轻人,理想情怀不可侵犯的年轻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年轻人,在投资者的眼里还是太冲动、不够成熟、不够理性。
投资人的利益与创业者的情怀,该如何相爱?
投资戴威,是朱啸虎在北京的一次出差中,看见了满校园黄色的自行车感到很奇怪,向周围的同学了解了怎么使用之后,嗅觉灵敏的朱啸虎便找到了戴威。戴威和朱啸虎的相遇,是两个世界的碰撞。朱啸虎想要ofo投入市场,讲好故事,获得回报;一开始,戴威未必认同朱啸虎,戴威想做的是校园自行车,他认为做到校园市场的老大就足够好,不想进入市场。他走进金沙江的办公室,被这个不认识的人狂怼,谈判不欢而散,戴威扭头就走。后来坐电梯下楼,他拿出手机搜朱啸虎这个人,毕竟之前和投资圈接触不多,他发现朱啸虎投过滴滴,是个很牛逼的投资人。随即改变了想法,乘电梯上楼,接受了朱啸虎的投资。
戴威在大二当选北大校学生会主席。朱啸
虎说过,自己很看重他这个经历,学生会主席证明他有能力,有号召力,去支教证明有社会责任感。有领袖力量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你不投,还投谁。尽管后来,这个说法又变成"看中ofo的“商业模式”。但精明如朱啸虎,一眼能看穿能量在哪里,故事该怎么讲,市场才会给出反应、资本才会趋之若鹜。
在创业故事中,戴威是一个勤奋苦读的孩子:靠踢球踢进了当地最好的中学、考入北大、一票之优势当选学生会主席、青海支教与自行车结缘。在现实生活里,戴威的爸爸现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大学的女朋友是北京市委副书记之女。
出身高干家庭,戴威的成长经历必然不同于一般的草根创业者。初期他不了解投资圈,还可以让别人帮忙指手画脚,但是现在,熟悉了市场、资本的运作;而且,家境本就优越的他,天生养成的格局就更大,他有自己的情怀、自己的追求,他不只是拿到一笔钱转身就可以卖掉自己公司的创业者,他想要的是属于戴威的创业理想。
“创业对他来讲,只是一个过程,他是主导者,他应该主导这个过程,而不是做个傀儡。”赶走滴滴派驻的高管,坚决拒绝合并,都是为了确保ofo始终是属于自己的创业团队。直言半个月解决战斗的朱啸虎,这次也拿不下戴威了,于是两人开始隔空喊话,戴威说:“希望资本尊重创业者的理想。”而朱啸虎则怒言:“最烦这种创业者,以为自己什么都懂。”随即,朱啸虎开始出现在马化腾的饭局上,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在引入投资的过程中,创业者最重视的是:独立运营并能主导企业的战略方向,对企业的拥有感和创业的成就感;最诟病的是:投资方过多地参与企业经营与管理,急于要看到回报。而投资人最重视的则是:低风险高回报,企业透明运营,创业者能全身心投入而不要另有小算盘。”
那么,走到今天这一步,朱啸虎是赚了,无非就是多少的问题,但戴威是否已经骑虎难下?内忧外患之下,戴威该何去何从?不知道,此时的戴威是否会后悔当初拿了朱啸虎的钱?
艾问每日人物(微信ID:iaskmedia)想说:
从ofo骑游到校园小黄车,再进入市场,戴威似乎走的顺风顺水,一路备受资本青睐。外界冠之以成功人士的标签是否让这个高干子弟渐渐自满,才会有挪用押金买豪车、约会美女的传闻?为坚守创始人的情怀和理想得罪了资本,是否会让ofo一蹶不振?
失宠滴滴,对手融资,股东不满,内忧外患的戴威能否拯救ofo,可能还要看阿里“爸爸”能否顺利入局。共享单车市场的饱和,盈利手段的单一,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注定了ofo和摩拜不会共存。一场血战,在所难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终极对决,到底鹿死谁手?会是内忧外患、绝不妥协的戴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