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在线徽商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定力 信心 底气——三大关键词看中国经济(1)

点击数:571 发布时间:2018-8-6 来源:广安在线

原标题:定力 信心 底气——三大关键词看中国经济(1)树欲静而风不止。美方再掀贸易战新波澜。面对新的威胁信号,中国政府沉稳应对,态度坚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

原标题:定力 信心 底气——三大关键词看中国经济(1)

  树欲静而风不止。美方再掀贸易战新波澜。面对新的威胁信号,中国政府沉稳应对,态度坚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知自己的大国使命,有着充分自信和应战底气。

战略定力:不惹事也不怕事

不惹事,也不怕事——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中国愿意谈判,也体现出足够的诚意,但前提是必须平等相待和信守诺言。面对威胁和讹诈,中国绝不会吞下损害自身核心利益的苦果,精准反制措施的出台是中国政府的鲜明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庆义表示。

准备充分,“数量型与质量型”相结合进行反制的措施引而待发;战略考量,既利当下又重长远的举措已由决策者精心部署。

“稳中有变”——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冷静客观的分析研判,以高度的战略定力迎接外部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

“稳”字当头——今年下半年,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

主动应变——面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新问题新挑战,党中央提高政策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精准施策,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的发展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要争取把坏事变成好事,更好地发展自己。”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结构向中高端攀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指出,对中美经贸摩擦“没有必要焦虑紧张,关键是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不利的影响。充分挖掘内需的潜力,有效抵御外部的冲击”。

“稳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中央对于今年下半年宏观政策的部署已经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沉着应对。”王昌林说,宏观政策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货币政策要和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结合起来,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