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在线徽商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中国营商环境水平位列E11中游

点击数:363 发布时间:2018-4-9 来源:中华工商网

得益于在投资准入、便利化等方面推出的多项政策,2018年E11整体营商环境水平有所提升。其中,从E11内部看,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第六位。博鳌亚洲论坛8日发布的《新兴经济体发展2018年度报告》显示,20....

得益于在投资准入、便利化等方面推出的多项政策,2018年E11整体营商环境水平有所提升。其中,从E11内部看,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第六位。

博鳌亚洲论坛8日发布的《新兴经济体发展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以来,E11在投资准入方面共推出19项政策,多数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其中,中国修改了11个自由贸易区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取消一些行业的投资限制,并发布《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从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制定财税支持政策、完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便利人才出入境、优化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促进外资增长的政策措施。

除中国外,其他国家也出台相关措施。阿根廷通过一项吸引外资的公私合营(PPP)法;巴西取消了国家石油公司作为盐层下油田唯一运营商并至少持有30%股权的要求;印度撤销了外商投资促进委员会并颁布处理外商直接投资提案的标准审批程序,中央银行还修改规定,进一步放开境外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制度,鼓励外商投资新建公司;韩国和俄罗斯在多个部门推出了私有化措施。

在投资待遇方面,中国、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四国出台了7项投资待遇方面的政策,例如印度尼西亚将在印度尼西亚市场销售的国产4G智能手机的最低本地含量要求从20%提高到30%。

在投资促进与便利化方面,中国、印度、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等五国出台了9项政策,例如韩国增加了从事高科技业务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公司的税收优惠,土耳其在一定条件下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土耳其公民身份,中国简化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手续,墨西哥建立了三个新的经济特区。

同一天发布的《亚洲竞争力2018年度报告》指出,得益于世界经济复苏和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亚洲经济体经济整体向好。报告同时提醒,贸易保护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反而会限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该报告对37个亚洲经济体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从综合竞争力排名看,“亚洲四小龙”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与2016年度相同,仍分别位列第1至4位。中国排名连续5年稳居第9位。从经济增长潜力及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看,中国的整体经济活力竞争力位列首位。中国综合得分受经济增速放缓有所下降,但近7%的增速带来可观的增量,对拉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仍较为重要。

报告称,亚洲经济体经济跟随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整体向好。2017年,除朝鲜外,东亚区域其他各经济体经济整体趋稳向好,呈现较强复苏态势;受惠于外部投资和出口增长等因素,东盟跃升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东南亚各经济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南亚、中亚、西亚、大洋洲多数国家以及俄罗斯经济也趋稳向好。

“贸易保护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反而会限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亚洲开放型经济体需要规避陷入贸易保护的陷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说,过去20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年均增长6.8%,增幅高于其他地区。经验表明,亚洲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宽松的外部环境,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的小型经济体更是依赖与外围经济的联动发展。

报告称,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中仍将处于重要地位,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仍然大于竞争,特别是亚洲各经济体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它们的经济互补性较强,开展互利合作将惠及各方。面对逆全球化的挑战,亚洲各经济体应继续坚持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