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两会现已闭幕,安徽财经大学新徽商研究中心遴选了部分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中的徽商企业家建议和提案,聚焦2018年全国两会,聆听徽商最强音。
全国人大代表、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建议设立‘国家工匠基金’,主要用于工匠的技能培训、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立和推进,以及师徒帮带、技能竞赛、技术创新、项目扶持和成果运用推广等方面。要坚持‘立足职工、倾斜一线、公平助优’,对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工匠及其项目,不予安排。”对于国家工匠基金的管理,梁金辉建议,首先要建立工匠管理机构,专人负责,建立全国工匠、劳模数据库。其次,建议由国家财政部牵头制定《国家工匠基金管理办法》,用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国家基金运作。如规定获取该基金的工匠、劳模应由全国各省市区推荐,国家组织专家评审,分类分行择优选出,授予他们国家级工匠、劳模等荣誉称号并公开表彰;同时,拨付每人50 万~100 万工匠基金,在加强精神引领的同时又给予足够的物质奖励,使他们有充分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他认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明显,这从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工资比美国、英国要高就能看出来。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就是在现有的数学专业、计算机和通讯专业的基础上,增加跟数论有关的数学知识,基础打好之后,再进行人工智能的平台训练。目前,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企业,科大讯飞已经形成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与中国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一起联合培养人才。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有温度地走到我们身边。他还在部长通道现场“秀”了科大讯飞的翻译机,接着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司法等领域的应用。他说,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中国一定能够赢得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材蚌埠玻璃设计院院长彭寿建议皖北地区要加速崛起,一是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形成自身特点。“不能人家做什么你也做什么,这样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很难超越”;二是要一张蓝图绘到底,长期谋划,分步实施。“皖北地区的财力有限,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长远谋划,分步实施”;三是要精准创新,精准发展。“比如皖北重镇蚌埠,就依托自身优势确定了以硅基新材料产业为核心的战略新兴产业,坚持只干主业,相关多元,积极打造国家级的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不仅获得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与支持,还成为老工业基地蚌埠转型升级的主引擎。”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认为“双创”行动使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社会价值越来越高,使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营造了“创业光荣”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等各类社会精英加速成为“创客”,改变了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和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等,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竞争格局中,打牢了民营经济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制造业‘双创’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和新旧生产体系转换的关键举措,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根本途径。”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黄梅戏剧院院长韩再芬向大会提交了一份有关加快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建议。她表示,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着力顶层制度设计。
全国国政协委员、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屹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非常有意义,他今年的提案就是“奖惩并举、加大力度监管和治理汽车尾气排放”。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他认为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纽带,其协同发展对“一带一路”建设会起到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关键在于发挥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的优势,实现联动发展。” 张桂平建议,进一步完善现有合作模式,在金融、航运、商贸、文化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促进要素跨区流动,加大区域内要素资源有序转移力度,发挥沿江城市的重要节点作用,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城市群为引领,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发展新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认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已经由一般加工贸易时的规模制胜阶段,不得不进入到品牌制胜阶段,“品质革命”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制造业企业的核心就是要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进行全面的品牌提升。作为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军人物之一,曹仁贤长期关注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他今年的议案就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降低清洁能源成本”。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对推动新时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如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科技创新,提出通过鼓励研发等多种措施,更好地营造了鼓励创新、提升质量的大环境,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正迎来一个创新大爆发的时代,技术创新一日千里,各个领域和产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迭代都很快,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推动下,不远的将来,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一定会享誉世界”刘汉如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多次强调了科技创新,还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让像华菱星马一样坚持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企业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实惠。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臻认为应紧紧抓住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加速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方面我们要‘顶天’,加大前瞻性的基础科学、基础理论等原创性研究,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制高点;另一方面要‘立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转化研究,形成一批可以快速产业化的新型研究成果,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更好地支撑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